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花类 > 金银花
编号:13399324
金银花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10月29日 医药卫生报
     金银花

    □单克锋

    金银花始见于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在“忍冬”项下提及,因近代文献沿用已久,现已公认为该药材的正名,并收入《中国药典》。

    传说很早以前,在浙江西部的一个山村里,有一对善良的农民夫妇,生了一对活泼可爱的孪生女儿,大的取名金花,小的取名银花。姐妹俩长得非常像,性格爱好相同,平日形影不离。

    姐妹俩长到18岁时,上门求亲的人便接踵而至,可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,生怕从此各分东西。她俩还共同发誓:“生愿同床,死愿同葬。”谁料好景不长,祸从天降。一天,金花突然浑身发热,遍体红斑,病势凶猛,急得父母赶紧向亲友借钱,请医生诊治。医生说金花得了“热毒病”,无法医治,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。金花叫她赶快离开,免得被传染。银花哭着对姐姐说:“我不怕传染,我和你一定要生同床,死同葬。”几天后,银花果然也发病卧床不起。她俩对爹妈说:“这是天意,我们死后,定要变成一棵能治‘热毒病’的草药,好来救治患这种病的人……”说到这里,姐妹俩同时合眼离世。她俩死后,爹妈含泪把姐妹俩合葬在一起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第二年春夏之交,姐妹俩的坟上竟然长出了一棵绿叶小藤,渐渐茁壮成长……3年过去了,藤蔓茂盛粗壮,夏天开出先白后黄、黄白相间的花朵。人们采花入药,用来医治“热毒病”,果然有神效。从此,人们便把这种花称为金银花。

    金银花之名的由来,是因为金银花初开花之时,花是纯白色的,以后逐渐变黄。由于有的花先开,有的花后开,于是在每一株上既有许多新开的白花,又有许多后来变黄的黄花,黄的犹如金,白的好像银,所以称为金银花。

    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很广,辽宁、陕西、湖南、湖北、云南、贵州以及江浙等地均有分布,有些是金银花的代用品种,如华南忍冬、灰毡毛忍冬等。野生金银花主要产于湖北、四川、陕西等地,多生于山坡、林间及路旁。人工栽培的金银花主要产于山东、河南等地,河南产的被称为“南银花”“密银花”,山东产的被称为“东银花”“济银花”。

    由于有神奇的防病、治病功能,金银花成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被用来预防、治疗多种疾病;特别是一些恶性传染性疾病,且屡建奇功,为世人所熟知。关于药用部位,明代以后,医家才逐渐发现金银花的花蕾作用要远大于其茎、叶,《得配本草》中记述:“金银花,藤、叶皆可用,花尤佳。”在现代医药典籍中,仍有金银花和忍冬藤两种药物,但都是在金银花条目下附录忍冬藤。

    金银花性寒,味甘,入肺、胃经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主治温病发热、热毒血痢、痈疡、肿毒、瘰疬、痔漏等。忍冬藤性寒,味甘,入心、肺经,具有清热、解毒、通络的功效,主治温病发热、热毒血痢、传染性肝炎、痈肿、疮毒和筋骨疼痛等。由此可见,金银花和忍冬藤在对症上存在差别,并不能相互替代。

   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金银花含有挥发油、木犀草素、绿原酸、异绿原酸、番木鳖苷、肌醇等,其主要抗菌成分是绿原酸与异绿原酸,能调节体温中枢,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对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、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(作者供职于江苏省徐州市单集镇郭庄门诊部), 百拇医药